今年可谓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元年。一个月前,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镇江市入围,成为江苏首个“海绵宝宝”,未来3年将获得12亿专项补贴扶持。
“海绵城市”如何建?应避开哪些误区?5月4—5日,首届中美海绵城市(LID)工程实践技术大会在镇江举行,来自中、美、英、德等国的500余位专家深入镇江街道现场实地勘探,探讨如何更好打造“会呼吸”的城市这一针对现实更面向未来的世纪课题。
软化城市“铁壳”,告别逢雨必涝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住建部对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与此同时,我国600多个城市中近400个缺水,每年的缺水量约70亿立方米,其中70%的缺水是水质恶化造成。
“无论缺水还是内涝,城市蓄水能力下降都是重要原因。”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李俊奇告诉记者,城市地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占用了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切断了自然水循环,导致“逢雨必涝”“雨停即旱”。
让城市“自主呼吸”,被视为这一难题的解决之道。前美国西雅图市政府资深环境专家、深圳大学佘年教授,曾主持该市大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他看来,摆脱城市“看海”窘况,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就是建设“海绵城市”。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被水泥硬化的“铁壳城市”逐渐可自由呼吸、自然吐纳,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系统。
江苏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何伶俊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讲,江苏每年降雨量大概1100毫米,70%-85%将被要求蓄滞,今后规划对此要加以控制,地块出让时径流量、透水路面等作为要件写进去,开发前后地块排水量须持平。如此一来,既不增加市政管道压力,也会达到滞留洪峰的效果,还可避免马路被“开膛破肚”。以往城市排水,靠的是管渠、泵站等设施,追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而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系统工程建设,需多方有序推进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跃跃欲试,而“海绵城市”建设其实并不简单。一方面,人们对其内涵还普遍缺少理解,另一方面,用“运动式速度”建设也令相关专家担心。
美国加州注册景观设计师、旧金山美院教授张志维告诉记者,美国花了近25年、投资20亿美元,一步一步慢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处景观。”佘年担心国内很多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时陷入误区。
来自美国的景观建筑师协会执行董事肖恩·奥马利,曾主持休斯顿“海绵城市”项目。他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改造后的河道:两岸绿树依依,铺满了花草,房屋整齐地排列,而改造前基本是废弃的排污水沟。该项目位于三角洲地带,居民饱受洪水之苦,当地政府起初只是想将近500公里的河道拓宽两倍,但肖恩所在的SWA设计室坚持“尊重它本来的样子”,改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自市中心一路往郊区,沟渠由直变弯以减轻河流压力,两岸打造四季风景,河底种上净化植物,将河床变软,不仅吸水、美观,还减少污染问题。肖恩说,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意在防洪排涝,还要增加城市的趣味性,让市民参与,做好了会成为地标,提升城市形象。
佘年对此深以为然,“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来做,当然能达到防洪、收集雨水功能,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价值的开发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系。”在他看来,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多部门协调,综合考虑,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细设计严监管,留住地方“魂”
在中国宁波、顺德承接过多个项目的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郑潇告诉记者:“海绵城市建设渗透诸多环节细节,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镇江市规划设计院院长赵江在论坛主讲时也说,镇江建设海绵城市,几乎没有大体量工程,大多细微之处见变化,“打造海绵城市,并不是推翻一切重来,而是与传统相结合,对现有资源重新调整。”
2009年,郑潇和肖恩曾在中国主持顺德水乡改造项目。顺德是岭南知名水乡,水网密布,本着“尊重现状,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原则,肖恩提供的方案重在恢复原有河道水网,恢复其生命力,不仅可以蓄水防洪,还恢复了水乡生态特色。
当下中国城市发展太快,一些地方急于求成,做法简单粗暴。拿海绵城市建设来说,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规划建设,尽量保留一个地方的“魂”。蓝图变实景,还要靠落实。郑潇经手多个中国项目,大的遗憾是一些很好的规划设计,建设中因造价、施工单位的缘故而被“腰斩”,其间还需要严格的监管。
此次大会通过了《海绵城市工程技术实践镇江宣言》,达成加快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由灰色方案向绿色方案转型、加快实施城乡生态修复等6条共识。在多方强有力推进下,期待未来出现更多“会呼吸”的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