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新闻 >> 浏览文章
企业新闻
城市的“雨伞”撑得住吗?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30日
7月27日晚间,北京地区普降大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多区县连夜升级暴雨预警。暴雨致北京市区多处道路出现积水情况,市民出行受阻。遭遇夜雨袭城的北京市民纷纷在互联网上晒出自己身边的“实时雨情”。
暴雨淹城的景象把3年前“7·21”特大暴雨灾害的一幕又一次拉到了眼前,人们开始担心,今年频繁的降雨与3年前有何区别?是否会造成严重的内涝灾害?3年后的今天,作为城市“雨伞”的排水系统扛得住大雨的考验吗?
今年降雨异常吗?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6日~19日,北京市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平均降水量为105.1毫米,较常年同期和近十年同期分别偏多近4成和近6成。
“每天都下雨,而且接连好几天是大雨暴雨,真吓人。不会像‘7·21’那次一样吧?”家住天坛东门附近的谢女士对近来的降雨表现出担忧。新闻里每日天气预报提醒人们当天有雷雨注意出行的同时,多家媒体的报道近来也以“异常”形容今年的大雨。
今年的降雨量达到了3年前的程度吗?在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看来,今年的降雨跟2012年的不可同日而语。
“2012年的那场暴雨是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今年是降雨过程比较多,但是平均量都不大,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影响的区域不大。而且今年每次降雨过程都是有小雨、有大雨、也有暴雨,而3年前是持续性的大雨暴雨过程。”孙继松表示。
而对于人们担心的天气异常一说,孙继松表示,今年所谓的“异常”只是说较之往年降水日子相对多,如果不出现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目前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应该没有问题。
“目前北京处在冷涡前部偏南气流的控制下,因此降水日数多,以短时强降水为主。未来一周,大气环流形势有所调整,但北京仍处于冷暖空气的交汇地,低层湿度大,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雨量分布不均,局地性、突发性强。”孙继松说。
“七下八上”时需要“七上八下”吗?
每年的“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雨季,也是防汛关键期。汛期来临时,城市排水系统就将面临考验,人们的心也开始七上八下起来。
“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排水能力偏低。”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付仁以北京为例告诉记者,“北京市已建成的排水管网总长为10172km,城区管网排水标准一般为:排水干线1年一遇左右,城市环路1~2年一遇(未达到国家规定3年一遇的上限标准)。如此1~3年一遇的标准,能够适应每小时36~45毫米的降雨,而‘7·21’北京大暴雨,城区降水200毫米、房山460毫米,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事实上,“7·21”特大暴雨以来,北京市针对排水设施的改造一直没有停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曾对记者表示,北京市在“7·21”特大暴雨过后,就对排水设施隐患进行了抢修和补救,并在当年年底着手对全市排水系统制订更新改造规划。2013年年初开始,北京市启动24座下凹式立交桥升级改造工程,并准备了多套防洪排涝预案。
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中心城排水管线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21.2亿元。
2014年6月,北京市水务部门为进一步提高中心城防洪排涝能力,启动规划建设西部、东部排蓄廊道工程,廊道总长约100公里,蓄滞能力800万立方米,埋深30~40米,管径10米。工程竣工后,地下水廊将实现雨水从地下排出,有效避免城市内涝。
北京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下河终实现雨水从地下排出,不但可以使一部分雨水进入再生水厂,实现利用,重要的是可有效避免城市内涝。
排水系统改造进行时
面对今年持续大雨天气,北京的排水设施还将进行哪些改造?
据了解,本轮降雨开始至今,北京市各级防汛部门执行24小时应急备勤,按照各自应急预案启动响应,共出动备勤人员5万余人,出动车辆1000余台次。
此外,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启动的中小河道治理工作在本次降水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北运河北关分洪枢纽分洪闸提前泄水,降低了河道水位。
“今年,北京市已安排桥梁排水系统改造专项工程,改造三环沿线的燕莎桥、和平东、西桥等7座立交桥的排水设施。今后,每年将安排相关改造,计划用3~5年的时间改善桥梁排水不畅的问题。”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
据了解,对立交桥进行雨水口及泄水管更换改造,可以增加桥面雨水排量,减少雨水对桥面铺装的损害,延长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养护科桥梁工程师张振华介绍,改造中,将尽量减少排水系统拐弯的地方,排路基本上顺着墩柱,将水引到步道旁边的排水沟内。据透露,如果此次改造效果良好,将每年安排相关改造。